李东生以TCL华星为例进行阐述。该公司每年产生200多亿元经营性现金流,但扣除银行贷款偿还■◆★★、分红等硬性支出后,剩余资金难以覆盖动辄百亿元的新增投资。他认为,当前资本市场对科技制造业的融资审批周期长◆■★★、额度限制严,“权益融资几乎卡在‘天花板’上”。
全国政协委员◆◆、奇安信科技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表示◆★★◆★,人工智能是革命性的技术,会影响千行百业。未来千行百业都要和人工智能相结合,给生产力、给科技都会带来跨越式的发展◆■,也会让工业生产、让老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好。
“科技创新是一个品牌能否立足世界的关键变量。一个企业要走向世界◆◆★★◆,必须锚定科技创新这个基点■★★,不断地‘寻尖’★★■■‘拔尖’★★◆■,才能真正成为■★★◆■◆‘顶尖’。”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周云杰表示◆■。
在机器人方面,全国政协委员◆★、多模态AI系统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乔红表示★■◆◆★★,近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装载量超全球二分之一。人形机器人的技术迅猛发展,人形机器人不仅是人工智能的重要表现形式和重要载体,也是通用实体人工智能系统的典型代表。
研发方面,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表示★■■★★,基础研究、战略性前沿技术领域的成果突破起码需要五六年以上★■★■◆◆,有的可能毕生都不会有重大突破◆■★◆◆◆,实验的数据、失败教训的积累也有重要价值。他认为,现有体系缺乏对失败经验的包容。
全国人大代表、科力尔董事长聂鹏举认为,人形机器人及其核心零部件的突破性发展■★★★■★,正在成为撬动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的■■◆★★“关键支点”。
人工智能也成为全国两会的焦点技术。2017年★■★★■,“人工智能”一词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不仅3次提到了“人工智能■★◆◆★◆”,还强调了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英表示■◆★■◆,仅从具身智能来看,预计2030年全球具身智能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美元★◆◆◆★。截至2024年底,全国人形机器人企业已近百家,并有30多家企业宣布2025年开始商业化量产★◆★■◆★。2025年★★■◆◆■,预计国内将有上万台人形机器人投入市场。
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表示■◆,中国的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很像十几年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早期发展阶段★★★,所以国家的政策、法规在前期的规划、引导非常关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具身智能”◆★★,非常有前瞻性。
人工智能★★、具身智能、低空经济和量子计算等产业成为创新聚焦点的背后,是中国在这些产业上站到了全球的高地。
马新强认为,重要科研经费、创新资源存在“代际垄断”现象,一些人才计划◆★◆★、科技项目多向高校和科研院所倾斜,而掌握硬科技的中小企业青年科创人才受益有限。此外,高校学科评估周期平均为5年,难以及时响应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变化。
尽管中国科技产业在多个领域以创新走向了世界前列,但放眼全国科技创新生态★★◆◆,仍在资金、研发等方面存在“痛点”◆★■■■★。
历年全国两会◆■★◆,“创新”都是高频词汇之一。科技创新不仅决定着一个企业能否立足世界,也影响着一个国家在世界之林有多大的话语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一词共出现了40次★★◆◆,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何小鹏表示:“相信中国的具身智能在5年到15年之间,会出现像新能源汽车一样巨大的产业,不仅在中国领先,而且会在全球领先■★。★★★■★”
据全球最大的私营软件公司之一SAS官网发布的报告★◆★■,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率高达83%,远高于英国(70%)、美国(65%)和全球其他国家,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哪些产业目前已经成为了创新◆■“尖兵”■★★★◆★?中国科技产业“军团◆★★◆”如何集体突围?许多代表委员给出了观察和思考。
朱松纯认为◆■★,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等方面结合起来,中国也非常有优势,因为中国的产业门类非常齐全◆◆,还有大量的青年理工科人才,这是中国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基础◆◆■★。相信在国家的规划之下,中国完全有能力赢得人工智能这场竞争。
今年全国两会上■■,■◆■★◆■“具身智能”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实际上◆◆◆◆★■,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创新发展成果已经◆★◆■■★“藏不住”:在全国两会报道现场,可以看到手持麦克风、佩戴记者证的人形机器人记者“夸父★◆★■”◆■■■;在江苏广电总台的广播厅★★,还有名叫“苏小麦”的人形机器人参与两会报道★★■◆■。
资金方面,全国人大代表◆■◆◆、TCL董事长李东生认为◆◆,中国科技制造业存在融资痛点■★◆◆★◆。他表示:“一个半导体显示项目的投资动辄超过200亿元■★■◆■★,集成电路项目甚至超过300亿元,但当前资本市场的融资规则难以匹配这种体量的需求。”
★■◆◆◆■“创新是无边界的旷野★■★★,有良好的氛围、机制,才能让高素质人才内心创新的火焰不息。”马新强说。
这背后是今年以来中国科技日新月异★■◆★、创新层出不穷:DeepSeek的开源大模型以超高性价比开启AI行业发展新篇章;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在春晚“一战成名”★◆◆★;中国科学家成功研制“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在量子计算产业再创世界纪录……各个高科技产业的技术突破,让“创新”在全国两会中成了最热话题。
以AI产业为例◆◆★◆◆★,它已成为中国冲刺全球科技高地的“尖兵”。1月底,DeepSeek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应用市场下载排行榜登顶。3月初,由中国团队制作的全球首款通用AI Agent(智能体)产品Manus在全网刷屏。3月6日,阿里巴巴正式发布新一代开源推理模型通义千问QwQ-32B★★◆◆■,在多项核心指标上超越行业标杆DeepSeek-R1。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朱松纯表示:“我们发展人工智能的优势在于我们的实体经济、社会治理等方方面面的大数据,从基本的环境、交通、气候、农业再到商业活动、教育活动■◆★★◆◆、金融,这些各个层面的数据收集起来以后■★■★◆★,会形成中国独特的大数据优势。”